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在第22個4.26世界知識產權日之際,召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網絡新聞發布會,發布2021年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白皮書和十大典型案件。
去年,遼寧省法院重點建設法治商業環境,發揮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主導作用,繼續深化知識產權審判改革,為遼寧省全面振興、全面振興提供強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實現十四五的良好開端。2021年,遼寧省法院審理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7411起,其中知識產權民事案件7214起,知識產權刑事案件188起,知識產權行政案件9起。
據遼寧省高等法院副院長鄭國美介紹,遼寧省法院扎實推進知識產權審判。去年,當新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數量增加60%時,案件審理周期平均縮短2天,案件調解率和一審服務利率均高于2020年。
從案件類型來看,作權糾紛比例較大。全年審結此類案件3574起,占所有民事知識產權案件的50%,較2020年增長61%;商標權糾紛案件2590起,占40%。與2020年相比,該案件增長88%,與2020年基本持平。國內外知名商標侵權案件,如NB、陸虎、人民依法穩步審結,及時維護權利人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2021年,遼寧省法院審結知識產權刑事案件188起。與2020年相比,案件數量增加了40%,累計判決348人,罰款總額超過7000萬元。其中,假冒注冊商標罪68起,假冒注冊商標銷售商品罪78起。上述兩類案件占知識產權刑事案件的80%。國內外涉及茅臺、Penfolds等知名產品的刑事案件,依法打擊知識產權侵權犯罪。
本次發布的十大典型案例包括:涉及高溫潛油電機保護器發明專利申請糾紛、國大藥房商標和不正當競爭糾紛、非五不正當競爭糾紛、月牙五等音樂工作侵權糾紛、山秀侵權商標權和不正當競爭糾紛等。遼寧法院知識產權審判的有效性通過案示了遼寧法院知識產權審判的有效性,在法律普及和警示教育方面發揮了作用,在解決知識產權矛盾糾紛方面發揮了指導和參考作用。